濟南藍海印刷有限公司
聯系人:王經理
電話: 13356696667
qq: 657285325
郵箱:185360630@qq.com
網址:www.xcsdmc.com
地址:濟南市歷城區西周南路32號
最好的印刷廠 山東印刷廠 山東彩印廠 濟南印刷廠
濟南藍海印刷有限公司
聯系人:王經理
電話: 13356696667
qq: 657285325
郵箱:185360630@qq.com
網址:www.xcsdmc.com
地址:濟南市歷城區西周南路32號
最好的印刷廠 山東印刷廠 山東彩印廠 濟南印刷廠
眾所周知,中國印刷行業的發展藍圖涉及到的領域有消費電子,家用電器,快消品,食品等,未來市場均利好。中國是全球消費電子產品的第一制造大國及第二大消費市場,而家用電器亦從大到強,快消品未來市場潛力巨大,食品工業持續快速發展,為包裝印刷帶來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所涉及到的產品類型包含彩盒、微型瓦楞包裝、標簽等,看上去未來發展均是紅海一片,而企業要在紅海中找到自己的藍色航線卻不是易事,任何紅海中一定有一批不適者倒下。如果企業想生存下來或者是生存得更好,那么我們就要提前做好準備,迎接行業轉型升級給我們帶的陣痛與挑戰。
未來印刷行業的發展趨勢將從傳統的供應鏈向全價值鏈(設計鏈+供應鏈)邁進,就如設計大伽蘋果遇上代工大王富士康,而這種組合不是偶然與巧遇,而是在價值上的共識及核力心的構建上。未來印刷行業發展的四個新趨勢將成為企業核心新動力(人才)布建的風向標。
一、服務模式的創新對人才的需求
越來越多的印刷行業更關注于商業模式上的創新,從而更好地為客戶創造價值,服務模式的設計不亞于產品的設計。無論是商業模式還是服務模式的創新,他們的出發點一定是緊隨或引導行業發展趨勢,所有產品及服務的設計永遠是以客戶為導向,以實現客戶價值為目標去展開。
以裕同集團為例,其發展跨度二次轉型,第一次轉型從傳統印刷到產品一體化,第二次轉型從產品一體化到橫向產品一體化+縱向服務一體化相結合的服務戰略轉型。第一次轉型裕同在人才發展上重點關注快速擴張所需的市場開拓力及產品交付力。而在第二次轉型,在延續之前人才的培養上更增加了頂層領導力提升及高端專業人才的引入與培養。正是這種以人才發展引領企業戰略發展的優秀的經營理念推動裕同持續快速發展,從而締造了印刷包裝一體化王國傳奇。
二、運營平臺的創新對人才的需求
近期各行各業的新聞媒介熱點話題離不開工業4.0與中國2025,任何新概念都圍繞“人類因素”展開,人與技術,人與環境等主題。在未來工業發展進程中,印刷企業運營管理將邁向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標準化,流程化,從而使得組織經營重點及職能分工也發生變化,對人才的知識、技能、綜合素質也有了新的要求。原來的印刷制造人才偏向關注在執行層面的能力需求。而現在與未來運營管理人才更多關注的是創新力、問題解決能力、統籌布局力、溝通協調力及自我組織能力。
三、生產體系創新對人才的需求
無論未來工業發展發生再大的變化與創新,永不落幕的話題還是在于產品制造,這是實業的核心。如何通過全數字化及精細化的數據平臺管理實現業務流的無縫鏈接,這是印刷行業必須去面對的問題。生產體系的創新是緊緊圍繞用戶需求而展開,具備快速的響應能力是必須的。日本豐田汽車生產體系創新,在多品類、小批量的市場需求變化下,在原來的生產體系上進行自主創新,最終以蜂巢式(U型與蹄型)精細化加全數字化管理的生產模式實現了一流到底的產品制造能力。
在中國印刷行業正有著一批自主創新先行者,他們正在悄悄地成長與壯大。例如小林印務,經過數年摸索,將數字化與精細化生產體系無縫鏈接,打造出尖、精、專的小而美印刷優秀企業。企業需要創新,敢于試錯,不斷專研,持之以恒文化及牽引機制,保證這種創新力持續存在。無論是豐田還是小林印務,除了他們的領袖有持續創新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們擁用卓越的領導能力,在人才布局上有縝密的思考,在人才發展上有足夠的關注及持續的投入,這些都是我們值得借鑒與學習的。
四、工藝制程創新對人才的需求
前面我們提到印刷行業未來市場面臨小批量、多品種、質量高、環保、精美等個性化定制需求,這將給傳統印刷在新工藝制程上帶來一大挑戰??蛻魰掷m不斷提出對印刷產品的創意設計、新功能、綠色環保等方面的高增值需求。企業該如何面對這些具大市場的需求變化,這將成為企業經營者最核心的經營課題。
工藝規劃及新標準體系構建核心力無疑也是靠人去實現,而目前印刷行業人才中最稀缺的人才之一就是我們的工藝制程創新型人才,在這類人才的獲取,我們應該雙管齊下,即“引進來,走出去”,可借助外腦與外力,請第三方專業機構支持,減少走彎路走錯路的風險與成本,提高創新效率。同時我們應該走出去,到行業及跨行業標桿企業走訪學習,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減少試錯,快速復制。同時我們要關注知識管理系統的構建與管理,將所有學習與自主創新的成功方法與標準進行系統管理,將隱性的知識顯性化,顯性的知識結構化,結構化的知識信息化,再運用知識體系去復制出更多更優秀的人才。
綜上我們不難發現,無論是工業革命還是行業發展中任何一次顛覆,真正驅動其順勢而行的原動力是人。
根據IBM的全球數百名CEO的調研數據分析得出,全球約70%的CEO認為人力資本是企業經濟價值創造第一資源。雖然這些道理企業都意識到了,但人才培養往往出現知而不行、行而無果的尷尬。正因如此,印刷行業的整體人才發展的動力不足,市場專業化、職業化人才的總體存量也自然不多。這也是企業發展難及行業轉型難的真正原因所在。
在市場環境變化無窮、客戶需求發生了顛覆性變化的今天,如果企業仍將全部關注及精力投入到市場拓展及業務發展中,而忽略、不參與到組織人才發展的規劃與布建,不重視組織人才發展隨市場發展進行有效調整,不講究人才配置適配程度,不關注人才培養,不思考人才牽引機制及體系的構建,企業所面臨的就不僅是人力成本過高,效率低下的問題,更面臨的是企業是否繼續生存及持續發展的問題。印刷企業需要將人才發展放在戰略高度,也必須將人才發展作為企業發展的首要議題,只有以人為本,重才、愛才、合理開發與配置,才能持續贏得未來!